找到相关内容83篇,用时4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念佛三昧初探

    小乘人,所以千万不要以为阿弥陀佛就是大乘菩萨,没发菩提心就不是大乘菩萨,发菩提心就是大乘菩萨。   念佛法门的起源与开展   在原始佛教中有所谓法门,是——念佛、...要念佛就必须跟佛一样,发心度众生。因此从信到悲、智慧者都被纳入念佛的内涵里,者圆满的念佛思想,就变成一个菩萨所必须共学的。到最後菩萨念佛,是要在每一时、每一刻、每一都必须与佛相应,否则就没有实践...

    洪启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3257250.html
  • 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浅解

    去作善作恶,力用最大。它以令心造作为体性,能于善、恶、无记之事役心为其业用。   “二、别境五者,一欲,二胜解,,四三麽地,五慧。”   何谓别境?别境的五个心所乃是各别缘境的,如欲所缘的是乐境,胜解所缘的是决定境,所缘的是曾习境,麽地所缘的是心一境性,(专注一心)慧所缘的是拣择善恶的观境,由于缘境各各不同,故名别境。   一欲。欲即是欲望,或希望。于所欢喜的...

    张秉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1758263.html
  • 显净土方便“化身土”

    也。此乃真门中之方便也。   (、小经隐义)   言“彰”者:彰真实难信之法,斯乃光阐不可思议愿海,欲令归无碍大信心海。良劝既恒沙劝,信亦恒沙信,故言甚难也。《释》云:“直为弥陀弘誓重,致使凡夫即...声称,至德成满,众祸皆转,十方三世德号之本,故曰德本也。   [、真门兴由]   然则,释迦牟尼佛,开演功德藏,劝化十方浊世。阿弥陀如来,本发果遂之愿(二十愿也),悲引诸有群生海。   [四、真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4458296.html
  • “毗奈耶杂事”中套语的运用

    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套语。  、套语的举例与检讨  (一)依佛力故,得生天宫  凡生天者,若男若女,即起:我于何处死,今于何处生,由作何业。便忆前身于人趣死,今生三十三天,由于佛教极生尊重。时彼...的文章格式,两者正好相反。例如:  “……时诸苾刍闻已白佛,佛作是:苾刍(洗浴以砖  揩身)有斯过失,由是苾刍不应(以砖揩身为洗浴事)  ,若(揩身)者得越法罪。佛既不许(以砖揩身),时  诸苾刍…...

    汪 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2463837.html
  • 刘承符:学佛随笔

    良久稍醒,自视已为人形矣。冥官以夙生尚有善业,仍许为人,是为今生。顷见此猪,哀其茶毒,因念昔受此茶毒时,又惜此持刀人,将来亦必受此茶毒,交萦,故不知涕泪之何从也。屠人闻之,遽掷刀于地,竟改业为...意旨高超,见解独到,读罢全文知作者为一大手笔。谨就书中抄录项与读者共赏。  ㈠坛经般若品第二原文:用自真如性,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,不  取不舍,即是见性成佛道。善知识,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  昧者...

    刘承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20974462.html
  • 佛法让人生更美好

    溶入佛光里化掉,让错误的知见变成智慧,{可以想,研究佛法}。 79 有嗔心和烦恼时,做念观想; 一;感谢佛菩萨加持,帮助众生消业,{生感恩心}。 二;莲花托着,佛光普照众生,消除业障,化解怨业{用莲花托着} ;把众生的烦恼业障融入佛光中化掉,变成资粮,觉悟,智慧。{化掉}或者观想,把烦恼转菩提。 80 把尽虚空遍法界众生的烦恼业障都一次性排出,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5479653.html
  • 一口吸尽千江水——访慧门禅师

    不会有连带关系的,而且你现在一不会延续到下一个。也就是你不会执着,住在任何一个上面。所以它本身的无应该是无住、无、无相搭配起来才是真正的一个比较正确的无。但是现在呢讲无是在永嘉选解它就...都修过了,我最主要的这一个专长就是在祖师禅的看话禅,还有大圆满禅定修息,及一种叫观心地法门,就是比较类似直接去观心性那一种,这种是主要的。   ■ 禅师,祖师禅是看话头而已吗?   □ 祖师禅它...

    黄亚瑞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502688779.html
  • 香与佛教

    菩萨欢喜、离垢、发光、焰慧、难胜、远行、现前、不动、善慧、法云之香,常闻从圣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之香,常闻诸佛菩提之香,常闻三十七品十二缘观六度之香,常闻大悲、、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十八...说,略备十种供具:一华、二香、璎珞、四抹香、五涂香、六烧香、七幡盖、八衣服、九妓乐、十合掌也。其中香就占了四种。   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卷十三中,就有广大不可思议的香供养:“百万亿黑沈水香,普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5738998.html
  • 天台宗观心法要

    接着修亦有漏亦无漏禅,主要是六妙门、十六特胜、通明观种观。   接着是无漏禅次第。即有二意不同。一者行行次第。二者慧行次第。行行次第。所谓观炼熏修。初明观禅次第。有六种禅。九想、八...第四调五法者。一者调节饮食、二者调节眠睡、者调身、四者调气息、五者调心。第五行五法者。一欲、二精进、、四巧慧、五一心。以上二十五种方便是修观心法门的前奏。因此智者大师在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和《...

    冯树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0641436.html
  • 中国古代的净土信仰及其特点

    ,后依据《华严经·净行品》,改名为“净行社”。由此推动了江南净土信仰的发展,被尊奉为净土宗第七祖。省常曾自刺指血写《华严经·净行品》,每写一字,拜、绕、阿弥陀佛。  在省常的带动下,以净土念佛...心灵困惑得到了寄托与慰藉。这些佛教信仰的盛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。  唐代的净土观音信仰也非常盛行,如在龙门石窟中,就出现了大量的“西方尊”的造像。从造像题记看,明确的“往生净土”、...

    吴 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1357047.html